梅子镇人大代表:履职赋能添活力 共建共享促振兴
近年来,梅子镇人大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组织人大代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在人居环境整治、文旅融合发展中亮身份、作表率、献良策,推动乡村“颜值”与“价值”同步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人大力量。
代表带头“绘蓝图”,筑牢整治“压舱石”
“要让乡村美起来,先得有科学规划和长效机制。”这是梅子镇人大代表们的共识。为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落地见效,代表们主动参与调研,结合镇情实际提出《关于深化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推动镇政府制定《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提升”行动方案》《“全域花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将任务清单细化到村、责任压实到人,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同时,代表们牵头建立“周调度、月通报”监督机制,定期参加推进会,对整治进度、成效进行“现场打分”,及时研判解决垃圾清运不及时、村容维护不到位等问题。“有代表监督,我们的工作更有方向,推进也更高效。”镇村干部坦言,正是人大代表的“全程护航”,让人居环境整治从“纸上规划”变为“落地实景”。
代表冲锋“抓整治”,擦亮宜居“新底色”
“环境整治,代表要先上!”在梅子镇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人大代表带头攻坚的身影。面对排查出的27个环境短板,代表们分片包联,逐户走访宣传,带头参与清理行动,带动群众主动加入“清洁战”。
2025年以来,在代表们的示范引领下,全镇开展16轮次集中清理行动,5台机械车辆上阵,清运垃圾超180吨,拆除违规广告牌49处;5处标准化垃圾投放站顺利投用,30户“五美庭院”示范户脱颖而出。代表们还组织村民开展现场观摩,交流整治经验,让“干净整洁”的基础上,向“生态宜居”稳步跨越。“看到代表们带头扫街、清杂物,我们也不好意思再乱堆乱放了。”村民们说,如今的村子,路净了、院美了,住着心里敞亮。
代表发力“兴文旅”,激活振兴“新引擎”
“光有好环境还不够,得让‘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这是人大代表们聚焦的另一课题。依托梅子镇生态与文化资源,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推动镇政府以“全域花谷”建设为纽带,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
从4500平方米花卉景观的规划,到3050余株月季的种植,再到10处网红打卡点、120米花墙的设计,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提出“融入本地文化元素”“方便游客休憩”等建议20余条,让景观更具“梅子味”。在“子午梅苑”项目推进中,代表们带头走访农户,动员发展农家乐、售卖土特产,今年3月梅花季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单日峰值达3.2万人,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游客多了,我们的土蜂蜜、酸菜也成了抢手货,这多亏了代表们帮我们想办法、拓销路。”村民李大姐笑着说。
如今的梅子镇,既有“外在美”的清新颜值,更有“内在实”的产业活力。这背后,是梅子镇人大代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助力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梅子镇人大将继续组织代表履职尽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