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筒车湾镇人大代表易琼红:扎根沃土谋发展 履职尽责兴产业

作者: 宁陕县人大
发布于: 2025-09-10 15:32
阅读: 0

在筒车湾镇七里村,有一位小有名气的“网红”易琼红,他既是七里村头台组的小组长,也是筒车湾镇人大代表,更是活跃在微信朋友圈的“好蜜人”。他用将近十年的脚步走出了一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崭新“振兴路”,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生动诠释了作为人大代表的初心与使命,用团结奋进彰显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2012年10月,结束了在东莞市皋埠芦村建宏眼镜厂的务工工作,易琼红便踏上了返乡之路。初回家乡,等待着他的是村里产业基础不强,群众收入不多的掣肘难题。为此,经过村委会充分研判,广泛征求意见,一致决定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袋料食用菌产业。号召一经发出,易琼红便积极响应,迅速投身到袋料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经过三年的磨砺和锻炼,褪去了青涩,换上了质朴和成熟,他顺利从一个在外务工的“漂泊游子”蜕变成了头脑灵光,思想活络的“村里人”。随之而来的是群众的一致好评和夸奖,也正是由于群众基础好口碑佳,2021年10月,他被群众推选成为筒车湾镇第二十届人大代表,肩负起了带动群众一同增收致富、团结拼搏的重任。彼时他所在的头台组,共有50户170人,位置在全村看较为偏远,且住户分散,组内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不强,信心不足,对于发展产业始终没有凝聚起共识。同时,最大的难题和阻力摆在面前,群众精心养蜂喂养出的蜂蜜找不到销路,本地品质不错的木耳和香菇走不出“大山”,不少群众愁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作为组长、人大代表,易琼红大胆尝试探索,一家家走、一户户看,不停拍照记录,回家用软件P图写文案,利用微信朋友圈将村里的农副产品搬上了“网络超市”,拍好图、定好价、做文案一系列下来,群众农副产品“卖不出、没销路”的难题得到彻底解决,七里村的山珍特产也在网络的海洋里闯出了名堂,群众亲切地说“没有小易,那我们的山货还真是卖不出去,都要烂在家里,他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这个组长真没选错”。对此,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洋溢起幸福的笑脸。

分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