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坚守 ——“小李”的人大情怀

作者: 侯文革
发布于: 2025-05-13 22:34
阅读: 18
来源: 人民代表报

① 

2022年,我调入安康市宁陕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在人大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却结识、接触了许多基层人大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往往不显山露水,却始终默默付出。他们没有惊人的业绩,也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们却在默默耕耘中,为人大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他们对人大的感情和执着,令人敬佩。我认识的“小李”,就是其中的一位。

■ 侯文革(陕西)

小李年纪并不小,已经60有余。小李姓李名效功,身轻体健,精神矍铄,为人非常热情,人缘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欢他。

2020年3月,他从宁陕县人大机关退休。从退休到现在,每周的工作日,他还要到人大机关办公楼来两次,为的是打扫三层办公楼楼道尽头的卫生间以及清运垃圾,周周如此,从未间断。 

我是2022年5月调到县人大机关工作的,当时任财政经济和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我的办公室距离卫生间不远,我经常看到李效功忙碌的身影。有时工作不忙的时候,就和他聊一会儿。我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县人大的历史沿革和过去的工作情况,以便增强对人大工作的认识。

据他回忆,他是1981年调入县人大工作的,不久就适逢宁陕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召开,在这次人代会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了宁陕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是我县人大常委会正式履行法定职权的开始。

李效功还告诉我,进入人大工作后,他一直归属办公室管理,当时,除了办公室之外,人大还有法制组、经济组、科教组等内设机构,当时工作人员只有9个人;到1984年前后又改成了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再后来又设立了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城镇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逐步健全。这已经和我们现在的组织体系非常接近,只是现在的县人大机关编制总数已达到27人,办公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各镇人大均配备了人大主席和专兼职人大干部,县乡人大工作体制机制、相关制度也逐步完善,宁陕县人大各项工作步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后来,我从资料中得知,李效功说的和事实完全相符,在此期间,县人大常委会相继制定印发了《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细则》《宁陕县人民代表工作暂行办法》《宁陕县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免办法》等一系列议事制度和工作制度,开展积极推进依法监督、选举任免、服务代表等各项工作。在不同时期,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农村生产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城乡建设规划、整顿市场秩序、打击刑事犯罪、民族宗教政策落实情况、教育普及、计划生育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视察、检查,听取工作汇报,依法开展监督等。

县人大常委会自设立以来,历届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县委坚强领导下,依法履职尽责,忠诚为党分忧,竭力为民代言,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接着一任干,为宁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和旺盛生命力。很多具体的工作情况,李效功因参与不深加之年代久远,只知道大概情况,说得不是很详细。但在40多年中,他见证了10次换届选举,服务过7位人大常委会主任,他们的名字和性格特点做过哪些工作,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李效功最乐于告诉我的就是他的经历以及他和人大机关的不解之缘:20岁时,他参加工作,先是在县幼儿园工作,一年后被调入县人大做通讯员,这一干,就是40碰年。40年的夜以继日,使他对这个单位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40多年间,同事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人大这栋机关办公楼却一直都没有变过。这里就像是他的家,他从一个刚入社会的小伙,到现在年过六旬的老人,用他的话说,端的是人大的碗,吃的是人大的饭,人大就是他的衣食父母,没有人大,他供不了上大学的儿子,养活不了多病的妻子。人大是一个好单位,人大的领导都是好领导,没有人嫌弃他文化水平低,没有人看不起他,他个人也是尽自己所能,收送文件、分发报纸、生火烧水、收拾会场、打扫卫生、养花种草……节假日值班,只要是他能干的事情,不管什么苦活累活,他都尽心尽力、从不推脱、从不懈怠。长期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赢得了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赞誉,工作期间所获得的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各类荣誉证书,放在一起,足有一尺多高。

我经常听年长的人称呼他为小李,便问他缘由,李效功说,他乐于接受这样的称呼,一是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确实年纪小,长期被人这样称呼,早已经成了习惯;二是大家叫他小李,显得他还年轻。

当然,称呼他为小李的,大多是原来在县人大工作过的老同志,像我们这样比他年龄小的人,多称呼他为李师,尽管他没有职称,什么师也不是,但这样称呼他,是对他爱岗敬业精神的一种尊重、一种敬意。

当我问他为什么退休了不在家里享清福,还要来单位打扫卫生时,李效功告诉我说:“我习惯了人大的环境,退休之后,心里空落落的,闲着也是闲着,自己还是一名老党员,趁着身体还好,也想多为人大做一点事情,便主动找领导申请了这份差事,当然,单位也正好有这个需要。一辈子忙惯了,就是怕闲着,有点事做,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让人充实,还能经常见到人大机关的同志们,心里高兴、踏实。”

朴实的话语,让人沉思良久。我能理解李效功这种退休了仍旧不肯享受清闲生活的做法,这其实是对待劳动、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对工作深深眷恋的人大情结。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这些虽然已经退出领导岗位但还没有退休的干部,应该如何对待现在的工作,是以退二线自居,消磨时光、虚度年华呢,还是珍惜拥有、辛勤工作呢?都是平凡的人,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实际上,我们也正是这样做的,因为,榜样就在身边。

回首李效功40余年县人大机关的工作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旺盛生命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图①:2015年3月,宁陕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李效功以吹哨子的方式,提醒代表们开会、散会、用餐、熄灯。 杨宁摄

图②:李效功在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期间使用过的哨子。杨宁摄

图③:在每年县人代会召开时,李效功都精准掌握会议日程,以便全力做好会务保障工作。杨宁摄

(2025年2月15日刊登于《人民代表报》)

分享

推荐文章